當前位置: 資訊> 大中拖競爭進入深水區,5個創新誤區莫入
大中拖競爭進入深水區,5個創新誤區莫入
“上帝要懲罰誰,就讓他去做制造業好了。”這是一直流傳在中國制造業老板圈子里的口頭禪,足以可見實體制造企業經營艱難程度非同一般。
農機工業作為機械工業的一個小分支,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深水區,在經歷了連續5年增速回落,今年又遭遇了疫情沖擊下的世界經濟大衰退,市場競爭愈加殘酷的同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
直面未來競爭,掌握核心技術、核心能力,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優勢至關重要,尤其是以大中拖等為代表的傳統大眾農機產品,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產業發展積累和進步后,全面進入了存量競爭的深水區——“后工業時代”,不僅表現在產業增長放緩、市場過剩,而且產品同質化嚴重、低價惡性競爭橫行、企業生存艱難……如何突圍?唯有創新。所有農機企業必須圍繞著產品創新開展經營活動拓展,而這個過程中存在許多誤區,勸君莫入。
第一個誤區,停留在外觀創新,缺“芯”少“髓”
毫無爭議,工業強不強大,關鍵是看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掌握程度,實際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領域存在不少短板,而在國民經濟發展結構中,工業規模和競爭層次也需進一步提高。據統計,2019年我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的企業中,前10名里都是一些互聯網公司和金融機構,其中,信息技術行業公司達88家,金融行業82家;以市值計算,金融行業達到14.77萬億元,占比29.92%;信息技術行業排名第二;而作為整個國家GDP引擎的工業,市值占比不到10%。可以看出,我國工業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般強大。
所有企業都清楚贏得市場競爭的終極法寶是“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工業設計創新,而現實中,這三個環節的創新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大,而且每次創新未必都能夠有結果,甚至會面臨一次次的失敗,不少人為之血本無歸,同時,這些創新都需要專業人才來做,要么找不到合適的人,要么因為薪酬成本太高雇不起,于是,抄襲和模仿大行其道,尤其是傳統大眾農機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詬病一直沒有消除。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叫得上名的大中拖制造企業超過180家,在連續下滑的市場環境下,雖然陸續有企業和品牌在消失,但是也有新的企業和品牌進入,整體看,國內制造企業產業集群區位分布集中在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以及東北等地,其中,山東省大中拖制造企業數量**多,具有補貼資格的企業比重就達到了46%,山東拖拉機制造企業里以濰坊地區的數量**多,產品同質化也尤為嚴重,被業界稱為“福田系”,**典型的特征就是外觀設計多樣,而底盤相似,離合器、變速箱等核心部件同品牌、同資源采購。一句話概況,那就是大家的核心結構一樣,僅僅在產品外觀和部分輔助結構上進行了差別化區分設計。很多人講,抄襲也不丟人,日本、英國、德國等國家工業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靠抄襲起家的,有人講“始于模仿、成于創新”就是日本制造崛起的秘訣,從某種意義上講,抄襲是不可怕,怕得是一直抄襲,一直不創新、不改變、不進步!
農機產品創新中,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但是必須創新改進,既要重外觀設計,更要重結構設計、性能設計,必須下大力氣在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部件制造上進行突破,同時要在智能系統、AI等工業互聯網科技環節加大投入,促進產品升級和產業進步。
第二個誤區,理論數據設計有余,用戶體驗驗證不足
業內人員都清楚,我國農機規模體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在產品技術領先程度上卻與全球領軍企業相差甚遠,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大而不強”,看似強大,其實核心沒掌握在我們手里,比如,國內大中拖進步迅速,但是500馬力及以上超大拖拉機等高端大型農機設備依賴進口;比如,高端發動機、大型產品的液壓系統、電控系統和PLC控制系統等是國外的;不僅如此,很多農機設備的核心部件,比如打捆機上的D型打結器、免耕精量播種機得種夾、采棉機的采棉指等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國內農機行業在新工藝、新材料工藝研發上投入不足,也是國內農機產業一大短板。核心能力沒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看似規模很大,實際上掌握的核心能力、核心技術很少,很多企業貌似收入、利潤都不錯,但是長久發展卻是后勁兒不足。
農機設計理論與實踐脫節、農藝與農機作業脫節的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眾所周知,國內有以中小企業為主體遠超過2000余家的農機制造企業,整體研發制造及工藝控制水平不一,參差不齊,為數不少的制造企業研發力量十分薄弱,甚至是研發部門設置和功能缺失。那么,農機產品技術研發設計等環節主要來自哪里呢?主要來自于三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來自具有一定實力、一定規模、經營者有想法的農機企業;第二個途徑是來自國家農機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以及相關大學院校等機構;第三個途徑是來自國外技術引進、民間原創技術和原創產品挖掘等。近年來,國內農機進步有目共睹,但是,產品的作業可靠性、先進性、適用性不足依然是較大軟肋,應該講,目前國內農機行業的技術優勢在傳統大眾品類的中小型產品上,在大型化、智能化、經濟作物以及畜牧機械、大型農機具等產品上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國內農機理論數據設計與實際使用存在偏差,用戶使用體驗得不到及時轉化的現象也很突出。
我們常說,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才能令科技鮮活起來,才能**大程度地實現理論設計產品化和商業化,因此,農機企業的技術和產品設計,必須充分結合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不斷改進、不斷優化、不斷進步,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坐在辦公室里畫圖紙、做模擬是做不出好產品的,只有到田間地頭去實地了解農藝現狀,認真聽取真實用戶的使用體驗和建議,設計制造出來的農機產品才能被市場和用戶所認可,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
第三個誤區,東拼西湊,部件匹配科學性經不起考量
據資料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機產業都經歷了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發展歷程,這個過程中企業和品牌消亡、整合和兼并屢見不鮮,經過幾輪洗牌,形成了JOHN DEERE、AGCO、CLAAS等十余家大型企業;亞洲農機化程度較高的日本和韓國,也是經過整合,形成了久保田、樂星等約10家企業的格局;而反觀國內農機制造領域,如大中拖制造企業超過180家,玉米收獲機制造企業有70多家,水稻聯合收獲機制造企業60多家,旋耕機生產企業超過190家,就連糧食烘干機和植保無人機制造企業均超過300家,這種格局勢必會在市場競爭中整合與改變,優勝劣汰是恒久法則。
讓自己變強大,就必須傾力培養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實際上,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卻在少數。在國內大中拖制造領域,部件由供應商制造、整機由主機廠總裝的供應鏈合作模式成為了發展主流,這種模式既成就了一線品牌的規模擴張和快速成長,同時也造就了產品同質化的復制、模仿和抄襲,目前國內二三線大中拖品牌絕大多數出現在一線品牌制造駐地周圍,借助一線品牌開發形成的社會成熟資源進行著快速擴張,以低價格沖擊市場,搶占和擠壓一線品牌的市場份額,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業績。與此同時,產業隊伍專業性不足也影響了農機產品的裝配品質,據統計,我國現在有4億多產業工人,其中2.4億是農民工,超過一半比例,足以表明,現階段我國產業工人的整體專業技術水平較低,與不斷進步的工業制造產業匹配度不足,農機產業隊伍專業性不強的弊端尤為突出。
在如此背景下,部分小微農機企業為走捷徑,以其他品牌產品為模仿對象,在產品組裝過程中所使用的部件東拼西湊,**終換來的結果必定是“形似,而實際效能天壤之別”,所以,此行,當戒!
第四個誤區,盲目跟風,賺噱頭,炒概念
許久以來,我國內工業制造領域逐步積累形成了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制度優勢三大優勢,而現在,這些優勢基本上喪失了,我們必須加大創新,創造新的能力、新的工具、新的商業模式,才能實現可持續進步。
話題回到農機行業,在很多經營者人眼里,農機企業轉型,就是要拋棄傳統產品制造,什么產品好賣就做什么,什么產品利潤高就生產什么,什么是爆品就朝著什么方向擠……對這種認識不能夠全盤否定,但是,應對市場變化實現轉型升級,每個企業都必須結合自身實際量力而行!比如,大中拖領域,超大馬力拖拉機國產化是“大蛋糕”,但是不是每個企業能吃得到的,要靠真真正正的實力和持之以恒的創新研發,因此,相對于某些規模實力強大的大中拖等農機企業而言,可以有選擇性地豐富產品資源,向著高精尖、利潤豐厚的產業領域多傾斜些力量,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應對傳統和新興產業之間的再平衡;而不具備相應實力的一般性企業,則不能夠盲目跟風,更不能夠輕率拋棄自身優勢領域,而是要審時度勢,培育和提升具有專屬特征的核心競爭力,不盲目、不浮躁、不空炒概念、不投機取巧,而是不斷進步提升、不斷創新,把自身的長板做到**長。
在這個充滿了顛覆和創新的時代里,農機產業面臨著自我革新和不斷突破的恒久命題,不管怎樣,腳踏實地、精耕細作、追求卓越的實體業務經營本質不能變,唯此,才有機會創造出傳統產業里“不傳統”的經營模式來。切不可落入“天南地北、胡吹海侃”的誤區里。
第五個誤區,急功近利,把戰場當作試驗場
疫情形勢下,拉長了用戶的購買周期,企業經營者對于市場期望更加迫切,急功近利心態和做法隨處可見。許久以來,為數不少的農機企業在新產品試制和批量投放環節不嚴肅、不嚴謹,少數企業甚至把未進行實驗論證和狀態確定、仍處于概念開發的產品直接投放市場,作為正常商品銷售給用戶,把市場當作了“實驗場”,把用戶當成為了“實驗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癥結是企業經營者功利主義和機會主義心理嚴重所致。
按照正常的工業制造邏輯,新產品投放是一個嚴謹并且需要PDCA周期循環的過程,一般說來,新產品從概念開發到批量投放,必須經產品試制、實驗驗證、技術完善、設計改進、工藝固化、反復實驗、改進調整、初步定型、小批試制、市場驗證、優化完善、狀態固化、批量制造等一系列反復的過程,一般來看,實力企業新產品從開發出來到反復驗證、完善直到成熟,**起碼也需要2—3年時間,甚至周期更長。縱觀全球機械制造,國際成功企業都具有深厚的專屬制造文化底蘊,都是奔著做世界頂**產品、打造百年企業的目標去做事的,比如John Deere,其拖拉機新品推出至少需要3年時間,充分進行市場作業驗證,反復進行整改完善,保證了產品批量化的品質及作業可靠性,確保推出一款成功一款,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農機“老大”,得益于其對產品負責、對用戶負責、對品牌負責的理念,得益于其持之以恒以及創新精神,購買這些品牌,用戶放心,因為大家清楚,在新產品沒有成熟之前,他們是不會把它們交給市場的。
在今天乃至今后的市場環境下,以急功近利的態度做產品必將被用戶所拋棄。農機產業要升級,每一個企業都要以負責任的姿態做好每一個產品,決不能在已經跑偏了的“把市場當作實驗場”誤區里出不來。
歸根結底,產品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持續改進,尤其是大中拖等傳統農機產業,不創新,就只能擠在同質化的“獨木橋”上,拼個你死我活。同時,創新的過程是無比艱辛、無比困苦也是無比榮耀的,只要選擇走正確的路徑,堅守初心,不急功近利,不入歧途、不進誤區,必將取得圓滿結果,大家共同努力吧!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