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看-日韩一中文字幕-日韩伊人网-日韩有码第一页-黄色一级片段-黄色一级片a

關注微信
小程序

部分省份貫徹落實國發42號文件工作做法

作者:農機化司 本站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6日 收藏

農業機械化情況2020年第11期

  編者按:《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以下稱國發42號文件)印發以來,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積極行動起來,著力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加強工作交流,本刊將陸續選登部分省份近年有關工作做法。

  本期刊發7個省、市材料,分別是:

  1.江蘇:立足科技、機制和政策創新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2.山東:高點定位強抓落實奮力打造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版;

  3.河北:加快機械化信息化融合助力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4.重慶: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發展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

  5.山西:發揮農機裝備優勢推進貧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

  6.江西:創新實施舉措**大限度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益

  7.甘肅:抓重點補短板著力推動特色產業機械化

立足科技、機制和政策創新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2019年以來,我省以貫徹落實國發42號文件精神為主線,以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為目標,以科技創新、政策創新、機制創新為抓手,著力推動主要農作物向全程機械化轉、特色產業向全面機械化轉,農機裝備向高質量供給轉和生產作業服務向高效能轉,加快實現農機化技術、裝備、服務和設施升級。力爭2020年建成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2025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打造100個以上的特色產業農機化技術示范園(點),示范引領全省農業生產向全面機械化發展。

  一、聚焦融合發展,構建新機制。一是建立省級農機裝備產業與農機化融合發展協調機制,加強政策謀劃、重大專項設計和重點工作安排,聚焦千億級農業產業、關鍵裝備技術和生產薄弱環節,提升裝備制造與生產應用的鍥合度。二是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發展長效機制,成立由農業各領域人員參加的專家組,以標準化、宜機化、智能化為切入點,推動良種、良法、良田、良機全程融合。開展了農機漁技、農機畜禽養殖合作,推進金壇等地數字化漁場、數字化規模養殖場等智能化農機示范項目建設。三是建立農業基礎設施與農機化融合發展推進機制,將“宜機化”改造納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標準化園區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推進設施農業“宜機化”,大力改善農機作業條件。

  二、整合科技資源,釋放新動能。優化整合8個省級農機化創新中心,重點建設10個以上農機化科技創新中心、工程中心、實驗室等科創平臺,推進產學研推協同創新。培育環太湖及長江沿線高端農機裝備產業、徐連大型農機裝備和新型耕作機械、蘇中小型智能農機和零部件、淮揚現代漁業機械等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專、精、特、新”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打造江蘇國際農機展品牌,推進農機裝備產業創新。整合農機示范推廣資金5100多萬元,設立56個項目支持智能農機、果蔬菜茶生產、水產畜禽養殖等技術裝備的集成創新。在省級農業“云平臺”建設項目中,設立農機化管理、決策和服務“一張圖”,著力建設農機智慧化管理服務新平臺。

  三、強化政策引導,拓展新領域。積極開展農機新產品和資質采信補貼試點。持續加大對畜牧水產養殖、畜禽糞污處理、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所需機具支持力度,補貼品目占比已近50%。持續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補助,每年投入資金8.7億元以上。引導各地對稻麥輪作田開展農機深翻、水稻機插秧作業補貼,提高農民用機積極性。加快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引導農機合作組織集群集聚發展,農機合作組織作業服務面積占比超過65%。

  下一步,我省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要求,堅持改革創新、規劃引領、協同推進和融合發展原則,注重系統思維,強化產學研推用優勢資源整合,形成同向同步同頻的推進力,著力打造江蘇現代農業機械化率先發展新格局,實現農業機械化與“三農”融合發展,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力支撐。  

高點定位強抓落實

奮力打造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版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國發42號文件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為主線,錨定率先建成“兩全兩高”農機化示范省,奮力打造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版。

  一、補短板,著力提升糧食全程機械化。緊緊圍繞確保糧食穩產保供,深入鞏固提升耕種收機械化,加快補齊高效植保、秸稈處理、烘干倉儲機械化短板。啟動實施現代農機化轉型升級工程,出臺加快糧食烘干機械化意見,通過建立示范區和強化購機補貼、實行作業補貼,引導發展糧食短板機械近5萬臺套,其中烘干設備4000臺套,推動全省糧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95%以上。

  二、推全面,著力拓展農機化發展空間。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機械化列入了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規劃,并于2019年專門發文進一步部署推動。農機化與林牧漁業建立了協調機制,重要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督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拓展范圍,推動了林牧漁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全省林牧漁業綜合機械化率目前已接近40%。

  三、育主體,著力推進農機化服務提檔升級。實施農機規模化作業推進工程,省財政共投入5200萬元,對農機合作社機庫棚和維修設施建設進行獎補。評選了“五有”農機合作社5000多家,創建了省部級示范社540家。推行“互聯網+農機作業”、生產托管、“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全省農機合作社達8700多家,其中1/3以上開展了生產托管,60%以上開展了全程機械化服務,發揮了全程全面機械化主力軍作用。

  四、抓創新,著力增強農機化發展后勁活力。深入實施農機研發創新計劃,圍繞全程全面機械化急需機械裝備,精準發力,聯合攻關。目前已投入資金3.4億元,設立研發項目275個,獲國家專利620項,82%的研發成果得到轉化應用,有效紓解了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困境。同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探索開展實地驗證,積極組織田間日、地頭展活動,加快了全程全面機械化機具技術創新應用。

  五、搞創建,著力培植農機化發展新亮點。深入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行動,省財政每年補助2000萬元,目前已創建示范縣67個,青島創建為示范市。在此基礎上,深化升級創建的模式和機制,啟動了“兩全兩高”農機化示范創建,制定了評價體系和辦法,認定了第一批37個示范縣,引領推動我省農業機械化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邁進。

  下一步,我們將扛牢農機化大省責任,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一是鞏固完善農機化發展協調推進機制,二是選樹一批農機化樣板,三是加快發展畜牧業機械化,四是組織好關鍵農時機械化生產,展示農機化在“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中的突出成效,為農業穩產保供做出新貢獻。 

加快機械化信息化融合

助力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機械化、信息化融合,加強政策創設,強化科技支撐,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推進機制,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一、建設智慧農場,探索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從2016年開始,省財政先后拿出9200萬元,依托趙春江院士團隊和19個省級產業技術體系的農機崗位專家,圍繞精細整地、精量播種、精準施肥和精確收獲等農機精準作業關鍵技術,研發集成了“高速免耕精準播種+水肥一體化淋灌+精準施藥”“遙感測肥+智能配肥+精準施肥”等系列技術模式,全力打造79個智慧農場,重點在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上推廣應用,同時在棉花、馬鈴薯、花生、谷子等特色作物關鍵環節試驗熟化,探索建立了一整套以智能化為主導、以精準作業為核心的技術體系,推廣面積達到100萬畝。通過“物聯網+”農機作業,顯著提高了農機作業質量,降低了用工成本,減少了水肥種藥投入,每畝節本增效200元以上。

    二、建設“一平臺、一張網”,提升融合服務質量。堅持軟硬件同步推進,謀劃建設了省級農機智能化信息決策管理平臺,實現了農機化統計、購置補貼、深松作業、秸稈綜合利用、安全監理等方面數據的互聯共享和采集分析智能化;推動搭建了高精度定位差分數據交換網,為無人駕駛、智能作業等提供精準定位。目前,全省1.1萬臺深松機已實現智能監測設備全覆蓋。今年我省安排850萬元在12個縣開展智能化改造提升試點,對4152套智能監測終端和52個差分基站建設給予補貼,為全省大面積推廣無人駕駛技術、實施精準作業創造了條件。

    三、建設智能農機裝備,構建智能化作業新格局。近年來,先后在43個縣開展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全程農機智能作業,集成應用衛星導航、農業專用傳感器以及遠程監控等技術,面積累計達到1000萬畝次。未來3年,我們還將安排8600萬元用于農機智能化建設、技術研發等重點工程,完成3萬臺大中型拖拉機、2萬臺小麥聯合收割機、1萬臺玉米收獲機的智能裝備安裝,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和智能控制技術的推廣應用。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國發42號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建設現代農業新要求,以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為牽引,加強政策支持和典型示范,持續推進農機管理信息化、田間作業智能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經營服務網絡化,為發展現代農業作出積極貢獻。 

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

發展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重慶屬典型的丘陵山區,因耕地條件制約,農機化發展滯后。近年來,我們轉變觀念,率先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改地適機,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宜機化改造面積58萬畝,100%的地塊機器能穿梭自如、100%的目標作物機械操作逮及,水田畝均節本350元、旱地節本500元以上。農田宜機化改造助推了當地水稻、油菜、馬鈴薯等主要作物及柑橘、榨菜、花椒等特色經濟作物的全面全程機械化。潼南、渝北、永川等區縣整村整鄉連片改造,建成一批萬畝級“宜機化+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示范基地,其中有的區縣正向10萬畝級臺階邁進,呈現全域宜機化改造的態勢。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抓政策扶持。市政府把農田宜機化改造作為改善農機作業基礎條件、推動農機化后發跨越發展的重要內容,出臺系列推進措施。市級財政設立專項予以支持,已累計投入2.13億元,同時還整合了一批涉農資金用于宜機化改造。2019年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和今年市委1號文件都明確要求,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打造萬畝級高標準農田整鄉整村建設示范區,建設萬畝級農田宜機化改造示范基地。市財政本年度安排農田宜機化改造專項資金1億元。

  二、抓制度創新。市級層面相繼制定農田宜機化改造地方標準,出臺先建后補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改造技術標準、建設機制和金融撬動等“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先建后補的建設機制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充分調動了基層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近5億元,是財政投入的兩倍以上。

  三、抓技術集成。綜合運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有機質提升等工程和生物技術手段,對土地進行連通地塊、消除死角、并小為大、調整布局、貫通溝渠、培肥土壤等有利于機械化生產作業的改造,實現改造區耕作道與地塊相通、地塊互連互通、溝渠河道貫通和地塊平整、地力提升的“三通一平一提升”目標。在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一批可借鑒、可操作的改造模式,主要有地塊互聯互通、水平條田、水平梯田、緩坡旱地和梯臺旱地等五大類型,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四、抓融合提升。在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過程中,堅持與產業發展、脫貧攻堅、休閑農業和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緊密結合,突出抓好“四個一”,即匹配一套農機化技術、帶動一批產業主體、培植一群加工企業和搭建一個招商平臺,做好農機化“兩全兩高”和產業振興后半篇文章。

  五、抓法規保障。積極推動市人大修訂《重慶市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將國發42號文件明確的“農田宜機化改造”作為專章設置。修改后的條例已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市、區縣政府及農業農村部門在農田宜機化改造中的有關職責,規定在高標準農田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中統籌開展宜機化改造,從扶持措施、投入渠道、改造標準和建設機制等方面為宜機化改造提供法制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用活用好新增耕地指標、支持區縣申報地方債項目等進一步措施,加大農田宜機化改造力度,加快推進我市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發揮農機裝備優勢

推進貧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

  山西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省之一,全省117個縣(市、區),一半是貧困縣。新一輪脫貧攻堅以來,我省提高站位、主動入位,充分發揮農機裝備和行業優勢,努力推動貧困丘陵地區農機化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機械化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省扶貧辦聯合出臺《關于做好貧困地區農機化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意見》,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為主體的農機合作社,實施農機購置累加補貼、優化農機貼息貸款等特惠政策。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農機項目和資金支持力度,全廳221名處級干部結對幫扶561戶貧困戶,2017年以來,共落實省級農機化產業發展資金2.6億元,其中統籌整合項目資金1.36億元,分配至58個貧困縣0.9億元,占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的66%,并確保資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度,較好滿足了貧困縣農機化發展需求。

  二、找準突破方向,積極開展農機資產收益扶貧。我們創新農機資產收益扶貧方式,以股份合作制為抓手,將財政支持農機合作社的建設資金,折股量化給貧困戶,貧困戶以股入社、按股分紅,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16年以來,我省研究制定了《關于做好農機資產收益扶貧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累計投入2100多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帶動市縣投入整合資金6500多萬元,在貧困縣創建農機資產收益扶貧合作社227個,吸納和帶動貧困戶6400余戶、貧困人口1.9萬人,貧困戶戶均年分紅收益達到1000元以上。國務院網站三次專題報道我省農機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得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廣受貧困地區歡迎。

  三、聚焦薄弱環節,大力實施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山西丘陵山區和貧困地區高度重合。2017年以來,我們組織對全省丘陵山區縣農機化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編制了《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五年規劃》,統籌中央和地方各類相關資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大力度、高水平做好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工作,加快改善丘陵山區農田農機作業條件。兩年來,我省共投入2700萬元,試點開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1.8萬畝,探索形成了《山西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規范》,目前正在申報地方標準,在“改地適機”上邁出了重要步伐。從今年起,我們將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范圍,并安排專項資金,每年實施改造5萬畝左右。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月11日在山西考察時有關“三農”工作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不斷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新路徑。深入推進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在全省建立4個省級丘陵山區農機化示范區、11個市級示范區,探索“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機化技術推廣新模式。持續推動貧困縣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檔升級,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和帶動農民致富的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機械化力量。

創新實施舉措

**大限度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益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江西省高度重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工作,我廳和財政廳通力合作,積極探索創新工作舉措,促進政策實施規范高效便民。近年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開展新產品補貼試點,拓展支持領域。我省立足水稻種植大省和丘陵山區的特點,陸續啟動了植保無人飛機、溫室大棚和水果品質分級機等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共補貼植保無人飛機1423臺、溫室大棚21.9萬平方米、水果品質分級機17臺,資金總額3342.3萬元,促進了農機化全面發展。為保障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堅持規范先行,制定了《溫室大棚建設實施規范》和《農業植保無人機--地方標準》;突出科技引領,明確試點產品都要有科技成果鑒定或評價證明,推動農機裝備創新發展;強化風險防控,實行作業、驗收后兌付補貼資金,推進非現金交易、購置行為可追溯,開展多部門聯合驗收,有效防范騙套補貼資金等。

  二、開展農機購置綜合補貼試點,擴大政策實施效益。2019年以來,我們選擇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作為試點機具,對申請貸款的購機農民予以貼息和補貼支持,探索創新補貼資金使用和管理方式,進一步豐富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益。主要做法是“省定標準、縣選銀行、自主申請、直補到卡”,購機農戶只要貸款用于購買試點機具即可向當地主管部門提出貼息申請,**高享受購機總款扣除農機購置補貼后一年期利息的80%。現已辦理貸款貼息機具158臺、貼息額33萬元。從已辦理貸款貼息情況來看,財政投入1元貼息資金,可撬動38.5元的銀行貸款,有效提升農民購機籌資能力。

  三、開展監管信息聯通試點,探索安全便民途徑。我省不斷推動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通過推行使用手機App申領補貼,實現農民辦理補貼“**多跑一次”。選擇牌證管理機具,通過加施二維碼****標識、加裝作業軌跡監測終端,構建機具信息物聯網,并與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安全監理系統完成數據互通,對補貼機具的產品信息、購買信息、牌證信息、補貼信息、作業信息進行智能比對,實現補貼機具購機者、補貼申領行為和機具使用狀況等方面真實性的一體化信息化監測。有關信息自主導入,有效提升了基層工作效率。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擴大試點機具范圍、完善購機補貼相關系統、探索設施設備驗收方式,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好、應用好,著力補齊農業機械化短板,全面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抓重點補短板

著力推動特色產業機械化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甘肅地理地形和生態氣候復雜,產業種類和栽種模式多樣性特征明顯。近年來,我們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滿足農民對機械化生產需要為目標,聚焦聚力特色產業機具研發和示范推廣,推動全省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自主研發,聯合攻關,解決“無機可用”難題。成立甘肅省旱作農業農機裝備研發中心和甘肅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研發中心,建立農機研發團隊和農藝專家咨詢團隊。近三年安排省級專項資金1500萬元,圍繞牛、羊、果、薯、菜、藥六大特色產業發展,開展特色產業配套農機裝備研發攻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黨參、大黃、黃芪、當歸等系列栽植和收獲機械已投入生產發揮作用;系列殘膜撿拾機已批量生產,遠銷北方各省區;電動清糞機、裝載式自走清糞車、畜禽糞便發酵處理機已在養殖大縣開展試驗示范;丘陵山區農機電動平臺,通過裝配覆膜機、穴播機、中耕機、撒肥機、噴藥機等機械裝置,實現不同環節機械作業電動化,一機多用,示范推廣近3000臺。

  二、注重引進創新,持續改進,解決“無好機用”難題。結合我省立地條件和農藝要求,積極引進技術先進、性能相對穩定的特色產業機具,組織農機企業聯合開展適應性試驗和改進完善,著力解決“無好機用”的問題。近三年安排特色產業農機抓點示范資金1400多萬元,改進生產適宜的特色產業機具30多種。天祝縣農機推廣站聯合甘肅農業大學、甘肅天成農機制造有限公司、雷沃重工集團公司,解決了藜麥機械播種和收獲難題。酒泉市農機中心聯合酒泉林德機械有限公司,解決了設施農業韭菜機械收割難題。

  三、注重示范引領,強化服務,解決“應用未用”難題。通過建基地、育主體、強推廣,著力推動新技術新機具應用盡用。全省先后建立74個省級特色產業綠色標準化示范基地,重點開展機械化示范區創建、機具試驗選型、機械化模式探索、機械化作業規范提煉等工作,累計投入各類新機具3000多臺(套),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產業機械化技術模式25種,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樣板。近三年來,省級財政投入資金近9000萬元,扶持農機合作社1133個。2019年全省農機合作社達到2500個,作業服務面積達到2450多萬畝,服務農戶數達到160萬戶,年作業收入達到19億元,已成為特色產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應用和適度規模經營的推進器。制定印發馬鈴薯、設施蔬菜、中藥材、糧改飼等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舉辦機械化現場演示觀摩,開展“送農機科技下鄉”,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指導服務,加快了新技術新機具的普及應用。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有關現代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全省六大特色產業和循環農業發展,持續推進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補短板,強弱項,加大中藥材、馬鈴薯、蔬菜、林果、糧改飼、畜禽糞污處理等關鍵薄弱環節農機裝備研發,強化產業發展農機配套抓點示范,推進“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加快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農機化力量。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njhs.moa.gov.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9色综合|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州国产|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也去 | 久热国产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国产|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久久久| 人成精品| 亚洲 图片 小说 欧美 另类| 精品区| 亚洲国产成人最新精品资源|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欧美美女被日| 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热| 米奇狠狠|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1在线播放| 男人靠女人视频无遮挡大全| 在线伊人网| www.五月| 精品久久影院| 天天澡天天摸天天爽免费| 91网站在线看| 韩国美女毛片| 欧美精品第1页www劲爆| 愉拍自拍一区首页| 白白在线成人永久视频| 黄色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全部免费69堂在线视频| 在线看黄网址| 91在线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