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環球農機>>
(推薦)
拖拉機出口惡性競爭嚴重
劉慶斌 王文革 汪肇成
商務部**近聯合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等部門,下發了《規范摩托車產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對摩托車行業內不計成本拼出口,進行低價競爭的行為動了“真章”。其實,手扶拖拉機等農機產品出口時下也存在著與摩托車行業相類似的情況。
國家雖然對單缸柴油機出口實施預核簽章制度,但是競相壓價現象仍未絕跡。而因手扶拖拉機、小四輪拖拉機等產品出口沒有約束,一些國內企業由于在某些國外市場自相殘殺,有的已被迫退出部分市場;另外,隨著近年來大中型拖拉機的出口增長,惡性競爭的苗頭也已出現??磥?,國內拖拉機產品出口企業在海外市場兄弟鬩墻,價格戰將會日益升級。如何借鑒其他產品出口管理的經驗,通過行業自律、市場引導和行政干預的方式維護拖拉機進出口秩序和“中國制造”拖拉機的品牌信譽值得思考。
一、惡性競爭始自競相壓價
“十五”期間我國拖拉機產品的出口形勢一直呈高速增長態勢,出口金額從2001年的1.58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近4億元,近四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3.6%、6.1%、71.3%和42.5%?!?005年中小功率輪式拖拉機出口不斷增加,大功率輪式拖拉機增幅較大,可以說農機產品在機電產品的進出口中增速**快,拖拉機產品在農機產品中增速也是較快的?!敝袊鴻C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農機分會的張曉寧秘書長告訴筆者。
但與出口全線飄紅相對應的卻是中國拖拉機產品混亂的出口秩序。由于WTO對于貿易的保護,近年來國家對于拖拉機產品的出口限制減少,鼓勵政策越來越多,很多拖拉機生產廠商都將擴大市場份額的目標瞄準了海外市場,于是為拖拉機出口廠商資質的良莠不齊埋下了伏筆。由于越來越多的不同規模的拖拉機企業利用降價的手段參與出口競爭,近年來,我國拖拉機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一路走低。甚至在一些地區由于惡性競爭,“中國制造”的形象已受到影響,小拖產品已退出市場。
在東南亞地區,我國小拖產品、柴油機產品都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在某些國家無序、惡性競爭相當嚴重。張曉寧說:“現在已經有一些國家的農機市場開始拒絕銷售中國制造的農機產品。往往是一家打下市場來,隨后就有其他企業跟進,通過價格沖擊的方式自相殘殺,攪亂市場,因此現在很多企業對于開發國外市場都很審慎,畏首畏尾?!?
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在國外市場也是屢屢出現。“越南人寧可購買來自日本的二手農機,也不愿買中國的新機子,原因就在于假冒偽劣產品太多。很多沒有生產、出口資質的小企業通過改裝并仿冒名牌出口。”張曉寧說。近來,國家雖然加大了打擊外銷的偽劣拖拉機產品的檢查力度,但是,很多企業開始通過在海外投資建廠,安裝生產線,把從國內出去的偽劣零部件進行海外組裝,從而繞過檢查。
二、企業呼吁規范秩序維護形象
市場經濟條件下,**能直接取得效果的就是市場的自我調節。那么在目前惡性競爭的苗頭已經出現的情況下,各生產企業的認識又是如何呢?
東風農機集團公司是我國拖拉機出口主要企業之一,小拖出口量相當大。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許國明分析說:“一些在國外市場低價競爭的企業,大多是降低了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從而降低產品成本,達到低價侵占市場的目的??墒牵@樣低價惡性競爭的結果,既損害了國內企業的利益,又影響‘中國制造’產品的形象。另外,由于低價競爭,勢必影響所有國內出口企業的利潤,從而影響創新投入,影響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痹S國明建議,行業協會應加大管理引導力度,國家應采取約束措施,規范拖拉機出口秩序,阻止假冒產品出口。
福田重工以出口大中馬力拖拉機為主。該公司負責進出口業務的海外事業部常務副經理滕兆斌告訴筆者,“福田重工2005年出口拖拉機7000余臺,主要瞄準美國市場。目前各生產企業在招標的時候就開始了競爭,出口到國外又要同國外的品牌競爭,雖然目前拖拉機產品的競爭還不像摩托車產品那樣激烈,但是惡性競爭的苗頭已經出現。這種苗頭一出現就應當給予糾正,就像管孩子一樣。另外,如果國內企業的價格一味壓下去,生產企業如果想日后再提價就難上加難了?!币虼?,滕兆斌建議在市場引導的基礎上,呼吁國家加強行業政策引導?!案偁幨潜匾?,但惡性競爭必須遏制。”
江蘇省一家以生產小型拖拉機為主的企業負責人也表達了對于海外市場秩序混亂的擔憂,“現在有很多小型作坊也組裝一些劣質的拖拉機出口,由于他們把價格壓得很低,我們的國外客戶通過互聯網了解到他們的價位后,對于我們的市場開發很不利,畢竟外國人看中的是中國農機的性價比優勢。雖然國家在準入門檻、出口許可證、商檢、鑒定等方面力度很大,但是新生產廠家低價搶市場的問題很難解決?!绷硗?,該負責人還提到了一旦市場的價位被壓低將很難往上漲,因此低價品出口的策略對于整個國內出口為主的企業都是后患。
三、行業須自律 管理待強化
靠市場調節來規范市場有滯后性。因此,在市場引導的前提下,如何加強行政干預,通過類似此次整治摩托車出口秩序的手段規范市場是一個思路,但由于農機產品出口份額較小,通過自上而下的規范治理難度很大。
作為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農機分會的負責人,張曉寧為規范農機產品出口的市場秩序提出建議。“應當從行業自律的方面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我們商會每年都召集企業舉辦一個會議,制定一個‘同行協議價’,作為產品在國外市場銷售的參考價格。各企業之間相互監督,如果一家企業的價格受到三家以上同行企業的指控,那么我們將取消其出口資格。從目前看,這一條規定在規范行業競爭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限于現在企業信用普遍不高,效果并不是太大?!?
日前農機產品的出口秩序,大多是通過海關分級預核簽章的方式來進行規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曾在2000年和2001年兩次就單缸柴油機及零件的出口向當時的外經貿部申請施行海關分級預核簽章,**終獲得批準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為今后的農機產品進出口秩序管理提供了范例。
所謂預核簽章,即對于納入出口商品預核簽章目錄的商品,出口企業在報關前,將出口合同送達有關商會,對急需辦理的出口合同也可采用傳真方式提供上述材料,由商會對出口合同進行審核,經審核無誤后,填寫“簽章表”,加蓋預核簽章防偽印章、在出口合同的成交價格和數量位置加蓋預核簽章防偽印章后送企業,企業持經商會預核簽章的“簽章表”正本及出口合同,到海關申請出口報關的審核方式。
“拖拉機的出口也可以采取預核簽章的方式,一方面通過生產許可證、出口許可證等方式從源頭上把關,另一方面我們商會也可以從簽章的環節上進行再度把關,確保出口拖拉機產品的質量過關和出口價格穩定。對出口的農機商品施行預核簽章,可以通過遏制低價競銷,規范企業行為,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通過行業協調一致對外,又保護了相關行業的整體利益?!睆垥詫幷f。
四、我國農機進出口“差距”逐漸縮小
據海關**新統計,2005年我國各類農機進出口額109.55億美元,同比增長19.05%,其中:進口58.78億美元、增長0.7%,低于全國機電產品進口增長15.3個百分點,基本持平;出口50.77億美元、增長50.8%,高于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8.8個百分點,增長幅度高于往年;貿易逆差8.01億美元,差額正在逐漸縮小。在國家重視農村、農民和大力扶持農業發展政策的影響下,農機出口增幅已經連續兩年高于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幅度,盡管2005年農機產品進出口逆差猶存,但由于出口量大增,進出口“差距”在逐漸縮小。
近日,記者就業內所關注的這一問題,采訪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工程農業機械分會秘書長張曉寧女士,請她對此發表了一些個人看法。
出口:商品多元化
2005年各類農機產品出口以大幅增長態勢呈現,實為多年來所罕見。行業中不同產品的出口優勢也“異彩紛呈”,產品出口的排行基本保持以往的“隊列”:排灌機械及零件仍居農機出口第一大類產品,出口11.85億美元,增幅34.0%,所占比重23.35%;第二為發電機組及零件,出口10.42億美元(84.2%),所占比重20.53%;第三為柴油機及零件,出口9.12億美元,增幅38.9%,所占比重17.97%;第四為是小汽油機及零件,出口5.12億美元,增幅61.2%,所占比重10.09%:第五為拖拉機及零件,出口4.69億美元,增幅40.5%,所占比重9.24%;第六為農用運輸車,出口3.24億美元,增幅131.4%,所占比重6.38%;第七為收獲機械及零件,出口2.79億美元,增幅38.3%,所占比重5.5%;第八為畜禽飼養機械,出口1.07億美元,增幅49.2%,所占比重2.1%。
出口:高性價比顯優勢
張曉寧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農機行業對發達國家出口額的增長,也充分顯示了國內農機制造企業的實力。目前我國農機出口市場已呈多元化發展趨勢,盡管我國農機出口在機電產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尚不到2%,但因多數農機出口產品都具有自主品牌,在價格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從而享譽國外市場。而且,與某些大進大出、貼牌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相比,我國農機產品還具有技術與產能的發展優勢。2005年,我國農機出口市場已遍布世界六大洲17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22.18億美元,占出口比重43.69%;北美洲11.04億美元,占出口比重21.75%;歐洲8.84億美元,占出口比重17.41%;非洲5.33億美元,占出口比重10.49%;南美洲2.13億美元,占出口比重4.18%;大洋洲0.58億美元,占出口比重2.04%。其中,主要出口國家與地區既有美國(10.32億美元)、日本(3,09億美元)、德國(1.58億美元)、意大利(1.46億美元)、英國(1.07億美元)、澳大利亞(1.06億美元)等經濟發達國家,也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2.86億美元)、印度尼西亞(2.25億美元)、越南(2.04億美元)、尼日利亞(1.52億美元)、巴基斯坦(1億美元)、盂加拉國(9928萬美元)、泰國(8615萬美元)等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我國農機產品出口已形成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
同時,她還預測,2006年,中央對農業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強有力的支持,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將直接影響農機進出口貿易發展,農機進出口貿易仍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態勢。
進口:國內需求較穩定
張曉寧說,近兩年國家為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出臺了許多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通過加大農業補貼、減免農業稅收、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孕育了國內農機市場需求的較快增長。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進口關稅的逐年下調,進口農機價格的下降,還有農機產業發展滯后于國內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機進口還有一定的增長,貿易逆差仍然存在。從2005年農機進口需求來看,農田機械需求旺,動力機械逆差大,12大類進口農機商品中,8類增長,4類下降,其中:收獲機械及零件進口增幅**高,達86.9%:其次為配套農機具,增幅為56.1%,乳品加工機械及零件等進口下降。
呈現逆差的商品主要是柴油機及零件(逆差額8.13億美元)、小汽油機及零件(逆差額7.21億美元)和柴油發電機組及零件(逆差額2.32億美元)等。2005年農機商品從世界62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進口**多的地區是歐洲、其次為亞洲,從非洲進口甚微。從進口的增幅來看,大洋洲進口增幅較大,達118.09%,從南美洲、非洲和歐洲進口下降。
針對進口貿易逆差猶存的現狀,張曉寧說,目前農機進口占我國機電產品進口的比重不足2%,相對還比較低,進口農機雖然為我國農業提供了技術性能高的農機,適應了我國農業發展的需求,促進了農機工業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但這也說明了國內農機產業在某些高端產品領域內存在供給不足的矛盾,對于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業內應引起高度重視。
(信息來源:摘自《拖拉機與運輸車標準化》)
發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14:00 |點擊數()